将他人注册商标用做企业名称属于商标侵权还是不正当竞争?
基本案情
原告兰州佛慈公司系1956年西迁兰州的原“上海佛慈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所成立的股份公司,是多款知名中药产品的制造商,于2006年12月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1996年4月21日“佛慈”商标获得注册,并由佛慈公司持续使用至今。
被告西安佛慈公司是登记设立于2006年9月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杀菌消毒及外用药物的生产制造。该公司在商品上除标注其厂名外,主要使用的是其自有的“添健”商标。2011年,兰州佛慈公司曾与西安佛慈公司就企业名称问题进行过沟通协商,但最终未达成一致意见。
原告认为被告侵害其合法权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原告“佛慈”中华老字号和“佛慈”商标专用权、被告更改其企业名称并登报消除影响、赔偿原告包括维权费用在内的合理损失。
被告辩称,其不构成侵权,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西安佛慈公司字号源于公司创始人外出游玩时偶见“我佛慈悲”标语有感而生,并非对原告字号的攀附,不具有侵权恶意。并且,该公司在产品上始终使用公司全称和公司自有商标,从未突出使用“佛慈”二字。
本案焦点
西安佛慈公司将兰州佛慈公司所注册“佛慈”商标登记为企业字号行为应当属于商标侵权行为?还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案件审理
首先,对于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进行判断。虽然被告西安佛慈公司在其产品包装上多处标注有企业全称,但其所使用字体均匀一致,属于对产品生产企业真实名称的合法示明行为。并且,在外包装上,西安佛慈公司使用了其自有注册商标 “添健”,亦并未对“佛慈”二字进行突出性使用。因此,一般消费者显然不会认为西安佛慈公司在产品外包装上使用了“佛慈”商标,或将“添健”与“佛慈”商标构成混淆。故西安佛慈公司并无对原告“佛慈”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行为。
其次,对于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判断。西安佛慈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与兰州佛慈公司所从事生产经营领域高度重合,均具有尊重同业经营领域内他人合法权益,并做出适度避让的注意义务。兰州佛慈公司自1956年迁至兰州以来,始终从事医药研发、制造、销售业务,其产品种类丰富,销售范围广阔,兰州佛慈公司的企业字号和“佛慈”注册商标,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显著性。西安佛慈公司无论在业务领域、地理位置、时间间隔上,均具备能够对兰州佛慈公司产生了解或发生接触的客观条件。在此情况下,西安佛慈公司采取与兰州佛慈公司高度相似的企业名称,会导致相关消费者误认为西安佛慈公司是兰州佛慈公司的西安本地关联企业,或存在其他密切特定联系,从而导致对两公司之间关系发生误认和混淆。同时,因“佛慈”一词并非汉语固有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亦罕有运用,故具备较高的独创性和区分度。在此情况下,西安佛慈公司对其企业字号中使用“佛慈”字样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信服力显然不足。故可以认定西安佛慈公司在登记注册时,擅自使用兰州佛慈公司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名称字号及注册商标 “佛慈”的行为构成对兰州佛慈公司的不正当竞争,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裁判结果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西安佛慈公司停止在企业名称、产品包装和说明中使用“佛慈”字样、在《中国市场监管报》上刊登企业名称变更声明并向原告兰州佛慈公司赔偿包括合理维权费用在内的损害赔偿。判决作出后,原、被告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法 官 说 法
注册商标和企业字号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扮演着相似的法律角色。二者都是为了将特定生产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相区分,使相关公众可以有效地对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进行识别,从而起到引导消费选择和提供质量保证的作用。将他人注册商标用作企业字号之后的法律责任判断,是知识产权法律实务领域中存在法律适用方面争议的问题之一。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将二者进行区分的主要法律事实取决于有无将他人注册商标在字号中突出使用的行为,具体而言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法律结果:
其一,擅自将他人注册商标登记为企业字号,在经营活动中,规范使用企业字号,未对注册商标部分进行突出使用的行为。相关公众在接触此类商品或服务时,往往不会形成该商品或服务来源于注册商标持有人的第一印象,不会构成商标侵权。但将他人注册商标用作企业字号,一般会构成与他人商标、产品、服务或字号的雷同,进而导致相关公众误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许可、合作、联营等特定关系,从而造成对他人商誉的不正当攀附和利用。因此,人民法院一般会将此类行为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行为人将承担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律责任。
其二,将他人注册商标登记为企业字号,在经营活动中突出使用的,将构成《商标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商标性使用”行为。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字样单独突出、放大或置于商品包装最显著位置等类型的行为,往往会对广大消费者造成误导,会导致相关公众将企业字号中的相关突出部分误认为他人商标,从而错误的识别商品的来源,进而脱离一般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性使用”。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将认定行为人最终承担商标侵权责任。
来源:西安中院
相关案例
基本案情 原告经核准分别于2010年12月7日和2012年10月28日取得和“”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为(国际分类第3类)化妆品等护肤、洗护商品,且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审查认定为驰名商标,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入驰名商标保护名录。
2022-08-19
定三毛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后简称“定三毛饮食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了店铺商标,有效期至2030年。 2011年9月,刘某接手了定三毛饮食公司的一家烧烤加盟连锁店。2014年8月,定三毛饮食公司与刘某续签烧烤加盟连锁店加盟协议,许可期限为三年,明确约定“许可终止后烧烤加盟连锁店不得继续使用任何涉及定三毛专用权的执照、招牌、广告、物品、服装、装饰、装修、企业文化等,否则定三毛饮食公司有权要求烧烤加盟连锁店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10万元整”。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具有法律效力。
2022-08-17
上百家花露水企业因生产“金银花”花露水而被诉商标侵权案,近日再迎转机。两家江西公司不构成商标侵权 在两起相关案件中,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撤销了原审判决,认定被告的两家江西公司不构成商标侵权,并驳回原告上海碧丽化妆品公司的诉讼请求。
2022-08-15
以案释法 | 专业从业人员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
案 情 简 介 科勒公司(KOHLER CO.)是“KOHLER”注册商标权利人,核定使用商品包括抽水马桶、小便池(卫生设施)等,上述商标在有效期内。广东某律师事务所经科勒公司授权,在我国境内对侵犯科勒公司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维权。 2021年3月22日,广东某律师事务所向江阴市场监管局举报,在A公司内有假冒“KOHLER”注册商标的商品。
2022-08-11
国货之光为何深陷商标纠纷?两枚商标是否存在相似之处?求同存异能否平息商标纷争?老牌国货商标纷争不断,建立机制如何从头保护? 北京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民法典通解通读》栏目特别邀请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法官马兴芳和资深媒体人张春蔚,为您解读国货品牌的商标“保卫战”。
2022-08-10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近日对上诉人四川天地出版社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院认定,天地出版社在14款图书名称、图书封面、销售图片及描述中使用“十万个为什么”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不正当竞争,在图书中使用“十万个为什么是影响几代人的经典读物……本书则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升级版”等表述,构成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应当承担停止侵权、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2022-08-07
极米诉极米坚果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要求关闭“极米坚果”侵权网店,下架所有产品。
“极米”控诉“极米坚果”商标侵权 8月1日,极米通过官方平台,发布了一则《关于“极米”商标被“极米坚果”恶意侵权事件》的严正声明。作为国内投影仪行业的领头羊企业,极米的声明立即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
2022-08-07
“益禾堂”诉一诺公司涉嫌构成商标侵权且构成不正当竞争获赔至100万元!
近日,在一起涉及“益禾堂”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适用证据披露规则,在被告一诺公司拒不提交相关财务资料的情况下,认定一诺公司构成举证妨碍。在参考权利人熠汇饮公司的诉讼请求及在案证据后,认定一诺公司侵犯了熠汇饮公司的“益禾堂”注册商标专用权,将赔偿金额由一审判定的 3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并由一诺公司承担一审和二审的全部诉讼费用。
2022-08-05
标识不能乱用:老字号“楼外楼”商标被侵权 网店被罚没78万元
近日,从网络获悉,因销售侵犯“楼外楼”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在天猫开设“西湖楼外楼”旗舰店的一家网络公司被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罚没78万元。
2022-08-02

总 部: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高尔夫大道8号龙华科技创新中心(观澜湖)14栋13楼
总 部:
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高尔夫大道8号龙华科技创新中心(观澜湖)14栋13楼

分公司: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东路18号越秀星汇君泊B2座2808
分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东路18号越秀星汇君泊B2座2808

服务号

订阅号
Copyright ©2016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粤ICP备2021174526号
Copyright ©2016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粤ICP备2021174526号 SEO标签
Copyright ©2016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